村中心的民族文化廣場上,漢族的石獅子、白族的本主廟、藏族的佛塔等分布在不同角落,各民族團結共榮的痕跡已深深鐫刻
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鄭家莊很有特色,百余戶人家的村莊,村民分屬七個民族,語言、風俗、宗教信仰等都不相同,可村民之間親如一家,多年保持“零上訪”、“零刑事案件”。
日前,《瞭望》新聞周刊記者來到這個民族團結老典型的村莊調研,想實地了解鄭家莊“七個民族一家親”的“秘笈”。聊起多民族之村為何能如此和諧的話題,當地干部群眾強調最多的是:民族只不過是“身份證上的標識,哪用天天掛嘴上”。
“眾籌”團圓飯“各敬各的神”
聽當地人說,760多年前,元軍進入大理,兩名鄭氏將軍在此鎮(zhèn)守,鄭家莊因而得名。經過長期生息繁衍,這里形成了以漢族、白族為原住民的村落。后來七戶藏族游牧家庭來此定居,傣族、彝族、納西族和傈僳族也陸續(xù)遷來。
50多年來,七個民族之間、鄰里之間和睦相處,不僅彼此尊重,而且互相理解,即便是在同一個地方“各敬各神”同樣是相安無事。
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。作為白族群眾較多的村寨,鄭家莊在村口也有一個本主廟。本刊記者看到,廟里不僅供奉著白族的本主神,也供奉著其他幾個少數民族的信奉神。
“村里民族間通婚比例超過60%,許多家庭是由3個不同民族組成?!辈刈宕迕窠M長楊秀弟告訴記者,一個家里祭拜時,也是各做各的儀式,互不影響。
本刊記者還看到,村民活動室旁有一個由藍色鋼架設施搭起的聚餐場所,雖然看上去略顯簡陋,可村民王慶榮的話語里卻顯出幾分自豪,“這是村民辦紅白喜事的地方,更是我們全村人每年中秋節(jié)吃團圓飯的地方。”
14年來,每到中秋節(jié)這天,全村在外做生意、務工的人,外嫁婦女帶著夫婿孩子都會回到村里。下午3點多鐘,藏族群眾跳起“鍋莊舞”、白族群眾表演“霸王鞭”、傣族群眾獻上“孔雀舞”……把酒言歡,其樂融融。
“各民族之間普遍通婚,是民族團結融合的一個標識。”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郭家驤這樣評價,“各民族既保持著各自的民族特色,又有共同的節(jié)日慶祝方式,說明村民在生活、精神層面建立了共同家園?!?/p>
“身份證上的標識,哪用天天掛嘴上”
采訪中,本刊記者看到的是鄭家莊的村民們身著不同的服飾、敬著不同的神,而聽到的全是鄰里和諧、和睦相處、互敬互愛的事。與村民們聊天,他們談的多是共同發(fā)展,說的多是共同富裕。
面對為啥一個多民族村能有如此積極向上村風之問,受訪村干部的回答也很質樸,“其實也沒什么‘秘笈’,就是堅持了下面的三條?!?/p>
第一,先富帶后富,全村各民族群眾共同致富。
生產協(xié)作使各民族之間形成緊密的利益紐帶。“剛剛包產到戶時,藏族村民不太會干農活,晾曬稻谷常常是米簸出去、糠在里面,漢族村民就手把手地教。改革開放后,藏族村民發(fā)揮特長出去經商,也毫無保留地教給其他民族村民。”村支部書記何國祥說。
第二,依“規(guī)”治村。村民小組聘請7位民族代表作為監(jiān)督員,處理村集體事務和矛盾糾紛時,嚴格依照村規(guī)民約和各種規(guī)矩制度辦事,不會因為民族身份而偏袒、歧視。
第三,互相尊重民族信仰?!按謇餂]有哪個民族說另一個民族的不好,大家都相互尊重彼此的信仰習俗。”楊秀弟說。村中心的民族文化廣場上,漢族的石獅子、白族的本主廟、藏族的佛塔等分布在不同角落,各民族團結共榮的痕跡深深鐫刻。
“共同富裕、依規(guī)治村、彼此尊重”,這十二個字其實就是鄭家莊的“秘笈”。
“好支部”是“底盤”
鄭家莊的“秘笈”是怎樣煉成的?從洱源縣政法委、民宗局和鄉(xiāng)鎮(zhèn)領導干部,到村組干部和村民,看法相當一致:有一個好支部、有一個好的領頭人,就能帶出一個好村莊。
三營鎮(zhèn)黨委副書記楊翱告訴記者,鄭家莊有黨員38人。村黨支部結合多民族雜居的村情,推選致富能人擔任支部書記和村民小組長,推選各民族的致富能手擔任支部委員和黨小組長,組建了一個多民族的村班子。
這個班子的領頭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鄭家莊黨支部書記何國祥,藏語名字叫曲登。17年來,他一直擔任村支書。
多年前,憑著熟悉藏藥和多年種植中藥材的優(yōu)勢,何國祥第一個走出寨子,成了遠近聞名的“藥材大王”。致富后,他帶著鄉(xiāng)親們闖市場,手把手、真心教,全村出了一百多個藥材生意人。
黃中華家是何國祥的結對幫扶對象之一。當年,何國祥建議他發(fā)展養(yǎng)殖業(yè),還借給他7000元買奶牛?!坝辛藛淤Y金,再加上幾年的打拼,我徹底甩掉了貧困?!秉S中華說。
村干部吃苦、吃虧在前,村民的心就特別齊。幾年前,村里決定硬化2.4公里入村道路,可資金困難,村民們便主動投工投勞,不計報酬,短短一個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,節(jié)省資金45萬元?!按迕駛儾粌H高高興興交出地,還生怕投不了義務工?!焙螄閷Υ迕駛兊呐e動心生感動?!跷?《瞭望》新聞周刊記者李自良吉哲鵬(中新網江西新聞轉載)
參與評論